跳到主要內容

不確定性(Uncertainty)


文:吳莉瑋
圖:nicubunu.photo via photopin cc

不確定性(Uncertainty)在「個體行為與主觀評值」一文曾經出現過,也是奧地利經濟學派在分析各種經濟活動與個體行為時的核心概念,如同 Mises 在 Human Action 裡主張的,未來的不確定性已經蘊含在行為的觀念中1

相反的,主流的實證經濟理論則較少著墨於不確定性,實證經濟理論將精力花在統計、分析,企圖要以過往的資料為依據,利用數學公式建立出一些模型,在這樣的研究架構下,實證經濟學理論基本上是採取若是能將所有變因都考量進去模型內,未來是可以被數學模型預測的。

接下來,會先回顧個體行為的定義,然後稍微深入討論行為的架構,接著,對於不確定性以及機率做討論,最後,分析一下個體處理不確定性的幾種模式。

【行為結構】

行為的概念和定義很簡單,只要是個體(行為人)因為種種原因,感受到不滿足或不安適感(行為動機),並以特定方法運用現有的資源(行為手段),預期能夠獲得更多滿足或者是消除不安適(行為目的),就是一種個體行為。個體間天生就有所差異,因此,個體所感受到的不滿足或不安適感有很多種可能,能滿足個體或者是消除個體感受到的不安適感也有很多形式,而用來達成行為目的之手段則視個體所擁有的資源、自身知識、性格習慣與價值觀而定。

舉例來說,假如我的不安適感是來自於看到情人傷心,可能我會希望做些什麼來讓情人開心,此時,看見情人傷心而感到難過就是一種行為動機,而希望看到情人開心就是行為目的,接下來,我必須要評估如何運用自身的知識和資源來達到行為目的,也就是要選擇行為手段。

首先,行為人會先思考怎樣才算是達到目的,這種思考判斷過程完全是主觀的,例如說,可能我會認為只要情人臉上出現笑容就算是目的達成,也有可能,我會認為對方的不開心是因為手腳冰冷導致身體不舒服,所以要讓對方開心是只要消除對方的手腳冰冷就好,再者,即使行為目的相同,個體可能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定義,例如,要讓情人的手腳冰冷消失一個晚上、一個月,還是永遠都不要再手腳冰冷。

當個體把行為目的釐清後,接下來就會開始評估要選用哪一種手段來達成目的。針對同一個行為目的,可能會有很多不同做法的手段,有一些需要長時間、很多步驟才能完成,也有一些是很快就可以完成。以消除手腳冰冷的例子來說,或許我會選擇每次對方手腳冰冷時就用自己的身體高溫的地方摀住對方的手腳、到附近的店家買暖暖包或是帶碗熱湯,又或者是帶對方去看有名的中醫、強烈建議對方遵照醫囑禁食冰冷食物來調養身體等等。

通常,一個規模較複雜、較龐大的行為,可以再拆解成許多個規模較小的行為,而這些較小的行為又可以再繼續拆解成更小的行為,以此類推。就像一件產品開發案中,完成一件產品可以拆解成設計階段、草模階段、模具開發階段、試量產階段、產品測試、認證行銷等等環節,而設計階段又可以再繼續拆解成市場調查、構想發展等等,有一些環節是連續式的,行為人必須連續完成數個行為,一個接著一個都成功,最終才能達到目的,而有一些則可能是平行式的,達成其中至少一個就能繼續。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行為的時間會被拉很長、需要很多小行為累積,例如減重 20Kg 或者是找一個相愛的人廝守終生等,而有一些行為則是很快就可以完成,例如口渴喝一杯水或者是尿急去上廁所等。面對同一個行為時,有一些選擇可能會造成雖然滿足了小行為目的,但是卻讓大行為目的停滯,例如減肥的時候肚子飢餓選擇吃高油高熱量食物,滿足了吃高油高熱量食物的慾望,但同時也造成減重這個大行為的停滯。有一些選擇則不會影響行為的完成,例如單純只想填飽肚子,不管是選擇吃麻辣鍋還是吃生菜沙拉都能夠達成目的。

【不確定性】

個體行為的基礎源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如果未來都是確定的、不會變動的,那麼個體就不需要選擇,因此也就不會行為,換句話說,在一個未來確定的環境中,個體只是走在一條既定的時間軌跡上,對於外在刺激做出確定的反應,這種狀態下,個體沒有做選擇的自由意志。

在經濟活動分析中,我們關心的是個體做出選擇並且行為的事實,而不去論究個體選擇的思考判斷過程,也不斷言個體在選擇和行為方面是「自由」的。事實上,由於評值過程全然是主觀的,自然科學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要這樣行為,而不那樣行為,自然科學沒有辦法把未來變成可知的,頂多只能夠預測確定的行為所會引起的結果,但卻無法回答還沒發現或還沒被足夠研究的自然現象以及個體的選擇行為。

全然的確定只存在於演繹理論的推演中,在現實世界裡,我們能夠獲得的訊息與預測,只是一個大概,有的時候個體可以做出的預測比較準,有的時候個體只能做出粗略的預估,但不管如何,在事實發生以前的預估與真正發生的事實之間,總是存在不確定性。

【機率的意義】

個體可以透過各種方法來提高達成行為目的之可能,但是提高機率並不能夠完全克服不確定性,機率所代表的意義,是一件不確定的事情在發生以前的人為預測,通常機率值會以一個介於 0 與 1 之間的數字表示,這個數字代表著事件在不會發生與會發生之間的相對位置,事件的機率值越接近 1,事件發生的機會就越高。但是,事實上,事件只有「會發生」與「不會發生」這兩種狀況,機率無法用完全準確地預測未來。

舉例來說,當我們說被拋擲而落地的銅板不是正面朝上就是背面朝上的機率值都是 0.5 時,並不表示每拋兩次就會有一次是正面另一次是背面,機率值的表示只代表當我們想像拋擲硬幣無限多次的時候,出現正面朝上的次數會趨近於背面朝上的次數。

Mises把機率分成兩種:類別機率(Class Probability)與個案機率(Case Probability)2。類別機率,是假設我們知道某些類別事項全部活動的一切情形,但關於這個類別中個別事項的實際情形,我們除了知道這些個別事項是這一類的份子外,毫無所知,例如我發行了一百張摸彩券,其中有十張可以獲獎,我可以說,我完全知道這一百張摸彩券的最終動態,但是針對特定的一張摸彩券,除了知道它是這一百張摸彩券的一份子外,什麼都不知道。

類別機率的計算結果無法明確地告知我們個別事項的情形,因為在計算類別機率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假設這個類別的所有事項的相關知識都是已知的,類別機率只是將已知的知識用數學方式表達,它並不能增加或補足我們的知識。

個案機率的意思是,關於某一個特定的事項,我們知道一些影響結果的因素,還有一些也會影響結果的因素則是未知的,個案機率並不是有關個案結果的預測,個案機率值所代表的只是憑藉過往的統計資料與過往經驗,對於新的個案的各種可能結果做出大略的估計,事實上,每個個案都是特殊的,只會發生一次,因此,也只會有一種結果,個案機率在本質上只是個體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其中一種評估方式。

例如,醫生根據過往病歷統計與目前病人的身體狀況,在手術之前判斷病人此次手術成功的機率是 30% 時,並不表示這個手術一定會成功,也不表示這個手術一定會失敗,30% 只是術前評估,手術最終只會有兩種結果,成功或失敗。
在類別機率範圍外而又可以統稱為機率的每件事情,都是指一種特殊的推理方式,用來處理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或個別的事項,也就是歷史學的特殊理解。理解,總是基於不完全的知識,我們可能知道個體的一些動機、想達成的一些目的,以及個體為達成目的而計劃採用的一些手段。對於這些因素所形成的結果,我們會有一些見解。但是,這種知識是有缺陷的。我們不能預先否定錯誤發生的可能性;我們可能錯誤評估了那些影響的程度,也有可能漏考慮了某些完全無法預料或者是預料錯誤的因素。3 via 人的行為 p175
【處理不確定性的模式】

因為個體在行為的時候都是為了要達成行為目的,雖然礙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個體不能百分之百預知行為的結果是否能成功,但是,個體仍會運用理知能力,發展出各種因應不確定性的技巧,一般而言,若是要達成行為目的,行為人會避免選擇那些可能造成行為停滯的手段,並且在選擇、決策的時候,藉由現有的資訊、知識進行理知判斷,提高行為目的達成的機會,這種提高行為目的達成可能的方法則視情況而定。

舉例來說,假設我想要看一部電影來放鬆壓力,此時,壓力就是所謂的不安適感、行為動機,放鬆壓力就是我的行為目的,而看電影是我在考量其他我所知道也可以放鬆壓力的其他方法後所選擇的行為手段。雖然我的理知預估看電影能夠紓壓,但是未來之於我是不確定的,我並不能百分之百肯定看一部電影真的可以放鬆壓力,爲了盡量減少行為失敗,我可能會先到網站上看預告片,或者是看有關那部電影的影評,但是,即使我在評估這麼多資料而認為那部電影真的可以紓壓後,仍然可能會發生,看完電影後認為那是一部不好看的電影,一點紓壓效果也沒有的結果。換句話說,未來在還沒發生之前,即使做了充足準備,不確定性仍然是不可消彌的。

上面說的評值例子較為主觀,但是,即使是理論上可以較為準測預測的工程學方面,也存有不確定性,例如,就算是透過各種模擬計算而採用的精密製造程序,也會在設計階段就預估各種配合零件的製造公差,即使如此,生產出來的成品中,仍然有可能會出現超出公差容許值的不良品,這些製造公差與不良品的現象,是不確定性的表現之一。

賭博、工程與投機,是處理不確定性的三種模式4。賭博模式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只知道一些類別機率,但是,對於這件行為本身卻一無所知,賭徒依賴的只有幸運而已。人活著總是面臨許多無法控制的危險,例如希望自己的愛車不會在颱風天被路樹擊中、希望在山上不會遇到野熊攻擊等等,面對不可控制或者是無法預料的事變時,人們總是處於賭徒的位置。

工程模式,是對於達成行為目的所需要的技術知識幾乎都具備的情況下,針對不能控制的部分,保留一些安全的容許範圍以因應風險,而且從不斷檢討行為結果的過程中,修正舊有知識或者是學習、補充、認知新的知識,雖然工程模式並不能完全消除不確定性,但是,工程模式的原則是在已知的路線上,充分控制可能影響行為結果的因素,嘗試解決已知能夠解決的問題。

投機模式,是因為個體在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除了客觀的自然事物外,還有許多和自己一樣不斷地爲了消除不安適感與提高滿足感而行為的個體,因此,個體必須隨時因應別人的行為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進而成為投機者。此處的「投機」為中性用語,單純用來指稱「因應他人行為而調整自我行為」這件事,不褒也不貶。投機模式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投機者對於其他個體的瞭解程度,以及投機者自身評估未來的能力高低。


註1:The uncertainty of the future is already implied in the very notion of action. That man acts and that the future is uncertain are by no means two independent matters. They are only two different modes of establishing one thing. (Mises, Human Action, p105, 1998)

註2:There are two entirely different instances of probability; we may call them class prolnbility (or frequency probability) and case probabiIity (or the spec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action). The fiel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rmer is the field of thc natural sciences, entirely ruled by causality; the fiel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ter is the field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action, entirely ruled by teleology. (Mises, Human Action, p107, 1998)

註3:Everything that outside the field of class probability is commonly implied in the term probability refers to the peculiar mode of reasoning involved in dealing with historical uniqueness or individuality, the spec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Understanding is always based on incomplete knowledge. We may
know the motives of the acting men, the ends they are aiming at, and the means they plan to apply for the attainment of these ends. We have a definite opinion with regard to the effects to be expected from the operation of these factors. But this knowledge is defective. We cannot exclude beforehand the possibility that we have erred in the appraisal of their influence or have failed to take into considcration some factors whose interference we did not foresee at all, or not in a correct way. (Mises, Human Action, p112, 1998)

註4:Gambling, engineering, and speculating are three different modes of dealing with the future. (Mises, Human Action, p112, 1998)

留言